第(1/3)页 此时周家村一百多村民才刚刚离开小安村,情绪还处于无比的低落中,赶路的步子不能算快,就这么半刻钟不到的时间,只能算刚刚出了家门口。 他们各个都背着鼓鼓囊囊的行囊,找到彼此相熟的亲戚,有些陌生又迅速熟稔的按照从前逃荒的队伍顺序排列起来。 队伍最前面是巡村队的几个壮汉。 然后是周家一行人,再是村里其他妇孺弱者,最后有几个男人压着队伍走。 一路上,姜窈抱着宝儿坐在板车上,戴着头巾的面,朝向队伍后头。 她听到队伍中的人兴致不高的说这话,叹着气。 “哎,真是造孽,我还幻想着,以后就在小安村过着呢,等再过 几个月,咱或许还能分到田地,正式落户,就不是流民了,结果现在又成流民了。” 那种日渐膨胀的梦想与希望一朝破碎的感觉跟天塌了一样,相当令人难受。 这种情绪相当正常,而且这一年的时间经历了这么多,村民们早就适应能力很强了。 “留着力气走路吧,不必多说,早点重新适应逃荒,才能少受点苦。” 另外那人也不说了。 队伍就这么沉默的往前挪动着。 “哎,你们有没有听到啥动静?”走在前面的壮汉突然道。 当然听到了。 周景年眯着眼,看向不远处一条小河里,小河水正在以疯狂的速度往上涨。 他两只手紧紧攥着板车木板,“涨水了,不能往前走了!” 姜窈紧紧的抱着怀中一无所知天真无邪的儿子。 面色难看。 她只知道这年有一遭堤坝决堤导致水淹了无数城镇,无数人因此丧命,她以为还有些时间容他们赶路,容他们离开西县。 却没想到,决堤来得这么快,让他们毫无准备,毫无机会。 村长闻言,再看向河面,想到那决堤,不由得一哆嗦。 “是不是那事儿,是不是要涨大水了,这下可怎么办?” 不是村长胆小,是昨天周景年说起这事儿脸色相当难看,可见情况相当艰难,再加上这么多粮食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