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。 不要在乎前期这点小利,我们要的是格局,是势能。”陈浩肯定道,“放手去干,需要什么支持,直接说。” 挂了电话,朱因立刻召集了刚刚组建不久、主要由几个口才好的年轻人组成的地推团队。 她传达了陈浩的指示,强调了首批商家的质量和代表性,以及可以给出的优惠权限。 “我们的目标很明确!”朱因看着几个略显青涩但充满冲劲的队员,“拿下杭州本地那些有实力的外贸工厂和大型批发商!告诉他们,这是面向全世界的窗口,是第一波红利!条件,可以谈!” 地推团队领命而去。 接下来的几天,他们奔波在杭州的各个工业区和批发市场。 过程并不轻松,吃闭门羹是常事。 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“网站”能做生意,觉得他们是骗子,或者觉得这玩意儿太虚,不如传统渠道实在。 一个年轻的地推队员垂头丧气地回来汇报:“朱总,那个永丰外贸的老板,根本不信,说我们画大饼,连份像样的宣传册都没有……” 朱因没有责备,而是召集大家开会分析。 “光靠嘴说不行。 我们把网站的后台演示给他们看!把陈总描绘的那个未来,用最实在的话讲清楚!告诉他们,现在入驻,不只是省钱,是抢占了未来的先机!” 她亲自带队,去攻坚那几个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 在永丰外贸老板的办公室里,朱因没有过多纠缠于技术概念,而是直击痛点:“张总,我知道您主要的客户在欧美。 您想想,以前您要等采购商上门,或者跑去广交会,成本高,机会还有限。 第(2/3)页